写给运营和设计看的视觉指南(02)

第三章:为什么我的话美工听不懂?

1.运营和美工无法沟通的原因有哪些?

  • 职能不同,隔行如隔山

运营不懂设计行业的专业名词,只能用自己的词语来表达

美工听到运营的那些词会很迷茫,因为这些词软件找不到对应的操作,诸如:高大上、高级、氛围感等词语。

  • 对电商视觉的看法不同

运营要的视觉,就是要能卖货能赚钱能省钱

美工要的视觉,就是要美观,要能体现设计感,从而获得成就感。

  • 运营或美工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

运营和美工能力都不够的话,那就是菜鸡互啄,越啄越痛。需要不停学习专业技能,多和不同行业的人沟通交流,先深度,再广度。

你们是不是觉得给了参考图,美工就能懂。

美工心里:你到底是看上这张图的什么点?是文案,是构图,是配色,还是文字效果?啥也不说,就丢一堆图给我,我还是先听听歌吧。

总结:运营给的要求,美工不能转化为软件可操作的步骤,也就无法做出让运营满意的图。

2.用软件能实操的词语和美工沟通

美工能理解转化为软件可操作的步骤,实际上就是用具象的客观的词语来描述每一张图的每一小部分,或产品图,或文字,或装饰元素等。

软件可操作的一些词举例:

放大,缩小

往上下左右移动

调整图片亮度,调亮/调暗

颜色偏向:绿一点、红一点

颜色的浓淡深浅/艳丽/高级灰

……

那么我们在第一次给美工要求的时候,可以这么说明:

我需要参考图A的产品占画面的比例+参考图B的标题颜色+参考图C的背景图。

当需要修改的时候,可以这么说明:

我想要第二行副标题颜色再深一点,产品再放大一点

3.运营思维对应美工可操作的解释

设计操作的步骤来解释运营常说的一些主观而抽象的词语,制作了一份运营对美工的翻译对照表。(详细见下载链接)

第四章:为什么我要的效果摄影师拍不出来?

1.运营和摄影师无法沟通的原因有哪些?

其实和美工的差不多,但多了一个原因,如果运营需要亲自和摄影师沟通的话,那多数是在线上和摄影外包沟通。在效率上本身就打了折扣,而且你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拍。就会经常询问拍了没有,但摄影师不能被催,一旦被催了,那么本来想好好拍的,变成了降低质量的敷衍拍摄。

你们是不是又觉得给了参考图,摄影师就能懂。

摄影师心里:你到底是看上这张图的什么点?是布光,是构图,是造型,是配色,是道具,是氛围感,是明暗,还是模特啥也不说,就丢一张图给我,我还是先刷抖音吧。

总结:运营给的要求,摄影师不能转化成用什么样的场景,用什么样的布光,去拍怎么摆放的产品,然后你们又爱催,那么自然很难拍出你们满意的图了。

2.用指哪打哪的方式和摄影师沟通

摄影师就是用光来画画,还要布置场景、设计造型、调整构图、调整角度等。需要模特的,还要找合适的模特,搭配服装、设计妆容、调整姿态等。这些都做好后,还要不断调试灯光的位置、高度、角度、柔硬和参数等。还要对图片进行后期的调整优化。

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,修改起来比美工改一张图要麻烦的多。所以跟摄影师沟通,一定要详细详细再详细,一项一项的确认,否则调整起来就是大半天到好几天,甚至要半个月。

在写拍摄需求的时候,尽量多找一些参考图,把每张图你看中的地方圈出来。

我要这种类型的背景

我要这种反光/亮亮的

我要这种又长又硬的影子

我要这种的摆放

我要这种道具

我要这种光影

……

那么我们在第一次给摄影要求的时候,一边圈出来,一边说明:

我需要参考图A的背景+参考图B的位置摆放+参考图C的影子+参考图D的造型+参考图E的部分道具。只要拼的足够多,就是原创了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赞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

    暂无评论内容